內容摘要:
關鍵詞:
作者簡介:
死難烈士萬歲!
——毛澤東
一
祖國所有的土地啊,
快挺起你鋼鐵的胸膛!
祖國所有的群山啊,
快把你山崩的戰鼓擂響!
祖國所有的江河啊,
快放開你峽谷的音嗓!
同我們十幾億粗獷的歌喉,
放開珠穆朗瑪高峰的音亮!
按著萬里長城騰飛的旋律,
將人民忠魂歌唱,歌唱!
二
我們永遠不會遺忘,
那災難深重的舊社會,
壓榨著民族的脊梁:
那背上帶血的鞭跡!
那腳下鐵鐐的轟響!
我們開始戰斗了!
八一南昌起義打響第一槍。
頭戴八角帽,
身著紅軍裝,
一雙草鞋套著赤腳,
血染紅旗飄前方。
毛主席領導打江山!
鐵心跟定共產黨!
我們永遠不會遺忘,
是在那暴風雪的黑夜,
你燒毀地主老財的谷倉,
征途上又增添革命者,
新的足跡一行行!
帶著弟兄們投奔共產黨!
是在那參軍的鑼鼓聲中,
你把光榮紅花戴在胸膛!
從那時候起啊,
你在黨的哺育下成長!
像孩子偎在娘的懷里,
像春苗沐浴著陽光!
我們永遠不會遺忘,
你是在硝煙的井岡山上,
青松間的紅旗下入黨!
你是在茅屋的土炕旁,
舉手宣誓面對毛主席像!
你是在子彈紛飛的戰場,
指導員向著年輕的勇士,
莊嚴宣誓“火線入黨”!
這是生命真正的開始啊,
熱血像是洪流般激蕩!
三
我們永遠不會遺忘,
多少個黃昏,
下達奔襲的命令;
多少個黎明,
沖鋒號吹響。
歸來帶著勝利的歡笑,
也懷著戰友犧牲的悲傷!
我們在紅旗下聚齊,
我們訣別在血流的戰場。
我們曾饑腸共餐一碗野菜,
我們曾御寒共披一件衣裳。
致哀的槍聲撕裂著白云!
壯士的熱淚浴洗著刀槍!
你們那英雄的名字,
將永垂青史。
你們那動人的故事,
將世代傳揚。
一個老紅軍倒下了,
他脫下草鞋交給紅小鬼,
讓他把前面的雪峰攀上!
寒夜里一名黨員走向刑場,
高唱國際歌面對死亡,
大步去迎接黎明的曙光。
在一個戰友燒焦的日記里,
寫滿烈士初心的理想,
還記著用火食尾子,
交納黨費的細賬。①
啊,人民烈士的忠魂!
你們戰死在什么地方?
是疾呼口號傲立斷頭臺上?
還是用滿腔的熱血,
熔盡了大渡橋索寒的冰霜?
是從狼牙山峰躍入深谷,
像朵朵紅云飛翔。
還是在上甘嶺用血肉之軀,
堵住鬼子的機槍?
我們永遠不會遺忘,
你們在革命征途上,
怎樣草鞋磨透一雙雙?
在炮火紛飛的戰斗中,
怎樣包扎好身上的創傷?
敢死隊沖鋒中倒下的旗手,
妻子怎樣舉起丈夫的紅旗?
與陣地共存亡犧牲的機槍手,
兒子怎樣接過父親的槍?
終于啊!
漫漫黑夜,
在戰斗勝利中逝亡!
四
黎明終于來了。
東方紅的樂曲,
在天際間回響!
隆隆禮炮震撼著,
浩茫的穹蒼!
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門!
祖國是一片沸騰的海洋!
是啊,我們勝利了!
無數烈士卻倒在地上。
沒有你們的犧牲,
工農哪能當家作主人?
兒孫哪能幸福萬年長?
啊,在這大好的春光里,
親人想你們,想的心慌!
你們安息在祖國什么地方?
是長眠在延水河畔,
聽著牧人把信天游歌唱。
還是站在五岳之首,
遠望年產十億噸鋼水的火光。
或許是在鄉村小學的課堂,
欣慰看著孩子們讀書的模樣。
啊,每當想起了先烈
我們的熱淚又滾滾奪眶……
英雄的人民忠魂!
現在黨,祖國和人民
讓你們在天安門廣場,
站在巍峨矗立的,
人民英雄紀念碑上。
傾聽各族人民和代代子孫,
對你們無限功勛的頌揚!
五
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,
戰斗的號角,
又旋風般地吹響!
擦干我們的眼淚,
握緊手中的刀槍。
再寫更輝煌的新長征詩章!
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征戰中,
你們還是驍勇的戰將,
哪里最危險最困難,
哪里就閃著你們的身影,
哪里就有你們的戰歌飛揚!
在每噸沸騰的鋼水里,
都有你們的熱血在跳蕩。
在每顆金黃的麥粒里,
都飽含著你們的汗漿。
在我們一代代新的生命里,
都永遠懷著你們崇高的理想!
在我們堅實的臂膀里,
都永遠產生著你們的力量!
在冰冷的洪流里,
在熊熊的烈火中,
在保衛邊疆的戰場上,
你們高呼著口號,
閃著信任的目光,
從這個心房飛到那個心房。
你們那夢想的奇跡之花,
已盛開在祖國的四面八方!
啊,人民的忠魂啊,
你們現在不是正坐在云端,
把酒臨風,笑聲朗朗!
訴說這偉大的勝利,
說這是對你們最大的頌揚!
痛飲吳剛的桂花酒啊,
那驕傲幸福的淚雨,
灑濕了祖國的胸膛!
啊,你們——
你們就是人民的忠魂!
你們就是黨
最優秀的英雄兒女!
你們偉大——
如同無限的宇宙!
你們不朽——
如同永恒的時光!
1961年6月25日寫于北京八中。
2021年6月25日刪減修改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。李玉嬌同志大力給予協助。
注釋:
① 火食尾子即戰爭年代連隊每月節約的伙食費,發給每個戰士零花用。
(作者簡介:張聯瑜,中央紀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組原副組長、中國社會科學院監察局原局長,中國思想政治學會特邀研究員。)